2008 金融危機 VS 2020 COVID-19

--

You know what I’m sayin? 我是J to the R.O.C

我很喜歡Trailer park boy 裡面的一個角色叫做JROC, 我英文名叫James 生於台灣(Taiwan, ROC), 覺得J to the ROC好像蠻帥又適合,所以就這樣叫吧。

這是我第一篇文,先廢話一下為什麼想開始有些創作,是因為最近剛畢業正開始找工作,然後常被問到一些時事議題的申論題,可能因為緊張的關係當下回答得很不完整,事後總會想到更好的內容,因此想找個方法紀錄我對經濟時事的看法,順便可以與人做交流,繼續維持對經濟影響的敏感性。 那就不如到網路上來紀錄吧!!!希望有朝一日找到交流的好夥伴。

對於未來的目標是:內容想從不只經濟時事分析,有空也寫些平常有興趣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想寫些工作或是生活一些大小事,把一些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進而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文章可能不會太常更新,因為最近也還在忙準備明年二月CFA考試,如果考過也來分享我準備過程。

就先來集氣一下吧!!! 讓我們一起打敗面試吧!!!

今天分享的主題想從在5月時寫某家銀行的其中一個紙本面試問題開始:
請敘述一件您近來所關心經濟議題之個人觀點(這應該是銀行業很常會問的問題,在其他家銀行面試也遇到相同的問題)
當初最火紅的議題就是COVID-19,所以就從這主題著手。而由於字數有限沒有辦法細講太多,就以當初看到的幾個重點去寫。

原文如下:
這次的COVID-19,對全世界經濟都帶來一定影響。在我觀點裡,這次各國政府如果沒有有效的處理方式,或許會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在金融市場當中,資金的流動性扮演很重要角色。過去2008年,簡單來說我認為是金融監管不足,所以造成一連串效應,而這次的COVID-19擴及不只金融體系甚至到健康,導致不只銀行,從基本的個人資金活動速度降到低點,到許多工廠跟運輸業也都只能停止擺動,甚至整個國家基本醫療體系也無法支撐住。外加現今全球化程度,國與國之間聯繫比當年2008年更加緊密,尤其許多國家經濟都仰賴中國,這讓大大小小的經濟體系也都深受危害。即便現在許多國家的政府也都隨即祭出政策來搶救危機,但我認為這次全球的經濟復甦應該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比當年的金融危機更長。另外,我認為各國的紓困計畫對於國家是否有實質幫助是一項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此外,我也相當好奇未來公司及網路產業的變化,因為這次的事件導致許多公司人員需要遠端工作,這是否會對公司營運上及工作型態有所改變,會不會有不同的網路產業出現產生不同的趨勢。 (433/500字)

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原因,及對全球的影響,相信上網都可以查到許多資料,如果要整理出來真的怕大家不想看,所以就不多加贅述。
正文直接從對當初COVID-19的預測影響後續及更深入分析與2008金融危機的比較下筆。

距離寫這篇文時已經過了六個月,認為有必要修正預測方向(以投資者的觀點,有必要隨時檢視之前的預測並做修正),現在我認為這次的COVID-19金融危機會恢復的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快。以下有幾個原因:

原因 (一): 人口結構

幾乎各國都在報導他們的失業率提高到多少,甚至可能是歷史新高了,但是現在的時空已經與當時的2008年不同了。講一個現實一點的問題,主要失業人口以勞力人口為主,幾乎都是一定要人到現場才有辦法的工作,而這種工作型態較容易被取而代之,也相對他們的薪資會較低,對於整個經濟活絡的貢獻度勢也相對是較低的,面對這種狀況迅速提高非常有可能,在2008年時,連白領都遇到危機。從最嚴重的美國的來探討,這次美國的失業率上升速度比當初2008年還快,但也下降快許多。根據Trading Ecnonmic 的統計來看2008/9發生時,失業率約為6.1%,在2009/10達到最高峰10%,而在2012/12降至7.9,這段期間總共花費4年3個月。而在疫情爆發時2020/03為4.4%,2020/4迅速升至14.7%,但在又過了7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降至7.9%(與2012/12相同),比當初的金融危機短了將近3年9個月。

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 政府迅速做出配套政策,提供一些零工機會,讓部分人可以維持生計。
二: 當初許多公司為了因應特殊情況而做出不得已手段必需快速的大量裁員,但現在公司有較多的因應政策(例如:完善的遠端工作型態,與員工簽訂較低薪的協議,較完善的防疫措施等),使得大多員工又可以繼續復工。

從失業率來看,當初的預估太悲觀了,但也沒辦法,大家對COVID-19還不瞭解,不過從現在來看,經濟復甦的程度或許真的會比2008年還快速(有比你快?有)。

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這次不幸因疫情離我們而遠去的親友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對市場的活絡相對也是貢獻較小的族群。而他們的福利政策、退休金等,會不會間接地幫政府省下許多負擔,這部分可以再多做觀察,或許省下的費用跟其他政策持平。

原因(二): 預期心態

經過2008的金融危機後,大家開始較重視儲蓄的概念,儲蓄率有明顯的提升。這裡也以美國為例,根據Trading Ecnonmic 的數據,2008/09儲蓄率為4.7%,而從這之後儲蓄率都一直高於這個數字,在2020/03達到8.3%,這代表著人民更有能力短暫應付突發的狀況,更有機會等到狀況緩解的那一刻。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2020/04快速提升至33.6%,而在2020/11下降至14.3%,儲蓄率的快速提升表示著市場的資金流動快速下降,而金融市場上最需要的就是流動資金才有辦法繼續維持下去,如何鼓勵市民消費及利息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許多政府都瞭解這一點,而開始提供各種刺激經濟的補助方案等,想辦法讓整個市場可以保持流動性。不過我仍認為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長久下來會連累政府可運用的資金,但是當各國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時,影響的程度可能就不是那麼大了,所以應該保持觀察。

原因(三): 科技進步

現在的產業結構及運作方式與當時2008年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網路科技的發達。資訊獲得的方式更快,讓我們可以更快做出反應,也讓我們進步得更快。像是現在最流行的遠端工作,許多人開始認為有辦法遠端工作的工作,才是未來最有競爭的,這邊就不細數遠端工作的好處,簡單來說我認為是利大於弊(希望讀者可以反駁我)。而維持金融體系的銀行,大部分也都開發網銀系統,讓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動比以往更加快速,此外銀行也有更完善的因應計畫。也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許多以前沒想過的產業冒出來、許多既有的產業興起。這些都與2008年很不一樣,當時可能沒那麼多資金可以運用在轉型,也沒有能力可以快速完成轉型。
這邊分享一個最近分析過的英國上市公司,SAGE Group Plc,Sage在2015年宣布要開始積極轉型,講他們所有提供的軟體系統轉型為雲端服務,成為一間SaaS公司。這個成功的轉型,讓他們可以透過雲端的方式替客戶服務,一樣可以發展國外的事業,對於這種雲端系統需求的提升也讓Sage獲得更多訂單,業績在2020上半年就有明顯的成長,而股價則幾乎不受疫情影響而是持續攀升。

結論:

綜合以上原因,我認為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會比2008年時恢復還快,需考慮到現在跟當時的時空背景已經完全不一樣。因有過去的經驗,從政府到銀行再到人民都有做出預防措施,讓我們整體經濟沒有下降的那麼慘也回升的較快。當然,仍不能輕忽疫情所帶來的後遺症,像是許多地區的醫療資源都入不敷出,許多人因為隔離或其他衍生出來的身心問題,甚至我們亞洲人關心的排華,可能都要很久一段時間才有辦法恢復。許多問題都不能因為金錢而找回來,而是需要我們更多關心。這或許也是我們未來才該學會的一個重要課題吧!

最後來提一下今天的板信MA面試!在面試時,我覺得怎麼回答都還好,很多事情都是沒有對錯,展現出自信很重要,以及對一件事情能不能很有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想在金融業打滾就要不時關注大大小小的議題。像是今天美國總統開票,馬上被問認為誰會勝選,已及明天對美股台股的影響,這種推斷問題我們現在都沒辦法知道正確答案,面試官有自己的推測,結論很難說,一切都需要靠時間來證明。不過今天有個面試員我覺得的很值得效仿,他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從幾個議題切入並比較,最後再漂亮的結尾,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則是不停地點頭,也在他發表完後繼續問問題,(我認為這是一種肯定的表率)。

也發現 "三" 是個很神奇的數字,回答一個問題不超過 "三分鐘",一個問題不超過 "三個重點",個人發現是,只要一超過上訴觀點,面試官就會有比較放空的情況(如果有不一樣的看法歡迎一起交流)。而最後完美的結論就是把三個論點串在一起,然後來佐證回答。

希望這篇會對大家有幫助,歡迎一起來討論你的看法,讓我們在面試時能提出最有利的三個論點。

--

--

J to the R.O.C

正在朝往財務分析師邁進的人者,希望藉由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多做交流